2020年12月7日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迎来了“18岁成人礼”
18年前的事,你还记得吗
那一年,中国的GDP总量首超十万亿元,那一年,世界杯在韩国和日本举行,那一年,火车登陆海南岛…
那一年,东莞首家眼科专科医院—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成立了
那一年,刚刚萌芽的我们率先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准分子近视手术
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那我们,一定是被时间眷顾的孩子!18年的时间,我们变成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18岁的我们,芳华正茂。
18岁的我们,拥有近百台(套)先进的进口医疗设备。
▲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
▲LenSx+VERION眼科全个性化飞秒激光系统联合定位导航系统
18岁的我们,年门诊量突破13万人次。
18岁的我们,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优秀医疗团队。
18岁的我们,走遍东莞32个镇街,为老年人进行白内障筛查,为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举行眼健康讲座,宣传眼健康知识。
18岁的我们,坚持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和谐统一,在2018年便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眼健康医疗帮扶框架协议》,2019年成立鲁甸 ▪ 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并为当地留下一只带不走的优秀眼科医疗团队,将光明带给了无数个鲁甸家庭。
18岁的我们,具有专业且值得信赖品质眼科诊疗技术,成为了东莞眼科医疗行业的领头羊。
在这一天,我们举办了省级眼科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眼科新进展学术研讨班,邀请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胡洁教授、肖辉副主任医师、陈睛晶主治医师、林铎儒主治医师以及我院肖迟副主任医师,为到我院学习的各位眼科同仁授课解惑,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会议开始,由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于强教授为大家致辞。他对18年来支持我院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及对光临我院的各位嘉宾及眼科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于强教授
同时,于教授希望本次会议能做到登高望远,把握住眼科发展的新方向,并提出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在未来将继续坚持“社会责任与医院发展和谐统一,与眼科同仁合作共赢”的信念,在这个眼科新时代勇攀新高峰。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屈光白内障主任肖迟副主任医师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白内障手术从以往的让病人“看得见”为目标的复明手术逐渐发展为让病人“看得清、看的好”为目标的屈光手术,肖迟主任与大家一起回顾白内障手术的屈光化进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
人工智能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早在2017年,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便推出全球首个 “眼科人工智能(AI)诊疗”,在探索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方面迈出第一步。
用手机拍一张照片,智能诊疗系统就能判断出眼底疾病,结合检查数据,还能准确预测出未来近视、眼底病的发展趋势,这将是今后眼科人工智能诊疗技术带来的变化。
林浩添教授介绍,我国还有非常多的常见眼病患者,因为医疗资源的缺乏而未能早诊早治而丧失视力,AI技术的研发,可以实现面向大规模人群的常见致盲眼病的自动筛查和诊断。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胡洁教授
OCT血管成像(OCTA)是近几年眼底影像学技术中的一大亮点。为使广大眼科医生更了解这项技术,胡洁教授分享了近年来OCTA的最新进展和OCTA对眼底病变认识的影响等方面的心得,为更好地治疗眼底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OCT和OCTA在鉴别青光眼与颅脑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肖辉副主任医师
据肖辉副主任医师介绍,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而颅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眼部的改变与青光眼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OCT及OCTA可在临床中清晰辨别青光眼与颅脑神经病变,为眼科诊疗带来极大的便利。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睛晶主治医师
据陈睛晶医师介绍,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首位致盲眼病。但因婴幼儿难以望成全面检查,诊疗困难,且治疗效果欠佳,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婴幼儿视功能评估技术使小儿白内障的诊疗效果大大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铎儒主治医师
林铎儒主治医师从面临的困难到应对的解决方案,清晰地为大家讲述了眼科AI在先天性白内障上的研究及应用思路,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医学与人工智能相遇能量的巨大,大大推动了医疗改革。

本次会议邀请了东莞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陈敏瑜、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曹征、东莞市东华医院旗峰院区院长兼眼科主任杜绍林、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医疗部主任刘永民作为专家主持团,他们生动有趣的介绍让课程锦上添花。
十八年,风雨兼程
十八年,砥砺奋进
十八年,感谢一路相伴
18岁的光明眼科,芳华正茂,未来可期。愿我们共同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承载起众人的期望,以崭新的面貌与不变的使命昂首向前,走向下一个辉煌新征程,为大家带来更加优质的眼健康诊疗服务!